不管是夾饃、拌面、拌米飯都超級下飯,香辣過癮。
用料
- 姜 1塊
- 黃豆 300克
- 食鹽 2勺
- 甜面醬 2勺
- 白酒 30毫升
- 食用油 適量
- 豆瓣醬 2勺
- 大蔥 4根
- 香菜 1根
- 雞精 1勺
- 香葉 2片
- 桂皮 1塊
- 八角 2個
- 白糖 1勺
- 生抽 3勺
- 小茴香 適量
- 白芝麻 適量
- 小米辣 適量
做法步驟
1、準備300克黃豆撿出里面的壞豆
2、用清水清洗干凈
3、加水泡12個小時
4、撈出控干水分
5、所有調料和黃豆
6、將小米辣和生姜剁成末
7、將泡好的黃豆放進鍋里,里面加生抽,鹽,香葉,八角,桂皮和蔥加末過黃豆的清水大火煮15分鐘
8、鍋中到多一點的油,將所有調料放進去小火慢炸
9、炸至焦黃色撈出
10、將煮好的黃豆放進去,中小火翻炒,炒掉里面多余的水分
11、將尖椒末和生姜末放進去小火慢炒,炒出香味和紅油
12、里面加2勺生抽繼續翻炒
13、加兩勺豆瓣醬和甜面醬繼續翻炒幾分鐘
14、直到里面沒有多余的水分
15、將白芝麻放進去翻炒幾下
16、加一勺鹽,白糖和雞精翻炒均勻
17、加30毫升高度白酒翻炒2分鐘
18、關火裝盤
19、香辣過癮超下飯
小貼士
里面加多一點的油和高度白酒儲存時間更長,晾涼放干凈的瓶子里放冰箱隨吃隨取
姜的營養功效
味辛、性微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。 發汗解表,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,解魚蟹毒,解藥毒,特別對于魚蟹毒,半夏、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。適用于外感風寒、頭痛、痰飲、咳嗽、胃寒嘔吐;在遭受冰雪、水濕、寒冷侵襲后,急以姜湯飲之,可增進血行,驅散寒邪。
1.增進食欲、促消化
口嚼生姜,可引起血壓升高。姜辣素對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,能促進消化液分泌,增進食欲??墒鼓c張力、節律和蠕動增加。
2.鎮吐
有末梢性鎮吐作用,有效成分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。外出旅游,出發前口嚼生姜服下、或貼一片在肚臍上,也可以放在鼻旁嗅聞,有防暈車暈船之效。故民間有“出門帶塊姜,時時保健康”的說法。
生姜為止嘔要藥,可單獨應用,治療胃寒嘔吐。也可治胃熱嘔吐,配合半夏、竹茹、黃連等同用。生姜能解魚蟹毒,單用或配紫蘇同用。
3.活血驅寒
對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,能促進血液循環。用生姜、紅糖熬制的姜湯可活血驅寒,防治感冒,自古就是風寒感冒的食療良藥。
生姜用于解表,主要為發散風寒,多用治感冒輕癥,煎湯,加紅糖乘熱服用,往往能得汗而解,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。生姜發汗作用較弱,常配合麻黃、桂枝等同用,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藥品,能增強發汗力量。
4.殺菌
體外實驗表明,姜對傷寒桿菌、霍亂弧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5.助陽
按中醫理論,生姜是助陽之品,自古以來中醫素有“男子不可百日無姜”之語。宋代詩人蘇軾在《東坡雜記》中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,面色童相,“自言服生姜40年,故不老云”。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,此仙草就是生姜芽。生姜還有個別名叫“還魂草”,而姜湯也叫“還魂湯”。
6.解毒
生姜又能解生半夏、生南星之毒,煎湯飲服,可用于中半夏、南星毒引起的喉啞舌腫麻木等癥。因此在炮制半夏、南星的時候,常用生姜同制,以減除它們的毒性。